<tbody id="xr6ir"><div id="xr6ir"></div></tbody>
      <menuitem id="xr6ir"><strong id="xr6ir"></strong></menuitem>

    1. <tbody id="xr6ir"></tbody>
          Guangdo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tion Co., L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文章詳情

          地震等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門如何應對?

          2022-09-14 15:56:46 行業資訊
          202291218時起,四川省終止省級地震一級應急響應,“9·5”瀘定地震應急救援階段轉入過渡安置及恢復重建階段。20229512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牽動起全國人民的心。在關注地震災后救援和恢復重建情況的同時,社會各界也將焦點放在了災后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上。地震會引發哪些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門該如何應對這些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其他自然災害又會引發哪些次生突發環境事件?本報記者采訪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應急研究所)應急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陳思莉。

          地震過后可能引發這些次生突發環境事件

          陳思莉告訴記者,地震可能破壞涉化學品企業的生產裝置、儲罐,使其中的化學品泄漏,進入外環境,導致次生環境污染事件?!?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四川省兩家化工企業廠房倒塌,廠內液氨儲罐和硫酸罐發生泄漏。這是典型的震后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經過應急處理,這兩起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均未對當地水質和大氣環境造成影響?!?/span>
          “地震也可能使得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等重點污染治理單位的設施遭到破壞,導致污水直排或者滲濾液泄漏進而污染環境?!睋愃祭蚪榻B,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并觸發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災難性核輻射泄漏,導致相關水域放射性物質劇增放,射性碘濃度達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對生態環境、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此外,受地震影響,尾礦庫結構也可能被破壞。尾礦庫中存放的尾礦砂水泄漏會造成環境污染。據了解,由于甘肅隴南市尾礦庫在“5·12”汶川大地震重創后未完全整治,“8·12”特大暴洪再次對尾礦庫壩體和壩面造成了嚴重破壞。

          生態環境部門可以這樣應對

          陳思莉告訴記者,自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生態環境部圍繞地震等自然災害及生產安全事故等次生突發環境事件陸續制定了《關于防范和應對地震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等一系列防控預案、方案和技術指南,涵蓋環境應急監測、隱患排查、供水保障等方面。
          按照《通知》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切實提高地震災害可能引發次生環境事件的認識,避免因環境污染問題影響當地災后恢復的大局?!案骷壣鷳B環境部門應立即組織開展地震災害后可能產生的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督促、指導相關企事業單位及時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标愃祭虮硎?。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發生后,四川省環保部門對九寨溝飲用水源地和可能出現環境風險的縣垃圾填埋場、醫廢中心等地開展了全面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生態環境部門需制定科學的環境監測預警方案,合理調配各級環境監測力量,加大對地表水水質監測頻率,嚴密監控地震災害后可能產生的水環境污染?!标愃祭蚪榻B道?!?·12”汶川地震過后,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立即啟動《四川省抗震救災環境應急監測方案》,將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地區覆蓋為全省主要飲用水源保護區,重點區域為受災嚴重區域的下游地區;監測頻率為2次/天。若水質出現異?;颢@知存在潛在污染的可能性,則根據情況加密監測。
          陳思莉還告訴記者,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根據本地區實際,認真做好人員、物資、車輛、儀器等應急準備工作。對于可能發生次生突發水環境事件的流域提前摸清可用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底數,對于可能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區域做好周邊人群疏散預案。一旦發生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及時啟動環境應急預案,并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和降低次生環境危害。2008年“5·12”汶川地震過后,綿竹市漢旺鎮豐磷化工有限公司垮塌,造成設備內的黃磷暴露燃燒。當地政府立即增派50名官兵對泥磷池進行加固,并封堵了廠區對外的排污通道。
          陳思莉還指出,生態環境部門很難從源頭防范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需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及時收集核實可能涉及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嚴格執行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報告有關信息。

          生態環境部門如何應對其他自然災害可能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

          2015年10月4日,受超強臺風“彩虹”影響,廣東省湛江市富多液化公司的3個儲罐(共800多噸)里的液化石油氣同時出現泄漏。最終經過近40小時搶險救援,險情被成功解除。陳思莉向記者介紹,臺風不僅會造成其破壞區域內碼頭和企業生產設施使用或儲存的環境風險物質泄漏,而且還會對海上作業設施(漁船、魚排、海工機械等)造成嚴重威脅,可能導致其使用的環境風險物質泄漏。
          “暴雨可能會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易發生供電故障或中斷,可能造成企業生產設施非正常停機、污染處置設施無法正常運行等,進而可能發生生產原料、廢液等外排情況。暴雨期間也可能造成周邊企業設施、?;份斔凸艿?、廢棄物處置設施等受損,增加次生突發環境風險?!标愃祭虮硎?。
          2010年8月7日,甘肅省舟曲縣突降特大暴雨,引發三眼峪、羅家峪等四條溝系特大山洪地質災害,三分之二區域被水淹沒且供電中斷。為妥善處理洪水泥石流災區清淤過程中的環境問題,避免造成次生環境污染,生態環境部立即印發《洪水泥石流災區淤泥清理環境保護相關要求》等文件,明確飲用水安全保障、固體廢物安全處置、危險廢物和危險化學品清理、衛生消毒防疫化學品安全使用方面的要求。
          汛期是突發環境事件的高發期和敏感期?!捌髽I未妥善儲存的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可能被洪水沖出廠區、進入外環境,造成次生突發環境事件?!标愃祭蜓a充道。2010年7月28日,因連日降雨,吉林省溫德河爆發山洪,永吉縣兩家化工企業的庫房被洪水沖毀,7000多個原料桶被沖入溫德河,進入松花江,對下游水環境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陳思莉還表示,洪澇也可能造成企業的廢水池和其它廢棄物存放設施(如尾礦庫等)面臨被沖垮的風險,從而可能造成環境污染。2011年7月21日,四川省松潘縣小河鄉境內突發強降雨,山洪泥石流造成四川岷江電解錳廠渣場擋壩部分損毀,大量錳渣被沖入河道,造成涪江污染,導致涪江沿岸江油至綿陽段城鄉約50萬居民飲用水受到影響。
          “對于地震、臺風、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應對措施其實是相似的?!标愃祭蚋嬖V記者。首先應保障居民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生態環境部門發現自然災害造成水質變化后,應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生態環境部門報告,提出應急處置措施建議。對可能引發流域污染事件的,有關省市環保部門要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做好污染聯防聯控工作。
          陳思莉表示,在保障居民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后,根據事件緊急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可通過提高認識、加強隱患排查、強化監測預警、做好應急準備和加強應急值守來應對自然災害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



          轉自:中國環境


          聲明:本網站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本網站后臺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tbody id="xr6ir"><div id="xr6ir"></div></tbody>
              <menuitem id="xr6ir"><strong id="xr6ir"></strong></menuitem>

            1. <tbody id="xr6ir"></tbody>
                  性色Av無碼久久一區二區三區,久久亚洲欧美综合aⅴ,国产欧美亚洲三区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播放